您的当前位置:动态新闻

姜治莹出席“2022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”并作大会报告

发布日期:2022-12-01

【文/摄 记者 韩帅 图片来源:高等教育学会微信公众号】11月25-27日,“2022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”在武汉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,本届论坛主题为“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”。教育部党组成员、副部长孙尧,湖北省政府党组成员、副省长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邵新宇,中国科协副主席、华中科技大学校长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出席论坛并致辞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,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、副部长杜玉波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报告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、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出席论坛并作大会报告

会议指出,本次论坛以“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”为主题,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体现,也是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共同关注的重大话题。中国高等教育坚持可持续发展,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个重要任务,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引导广大学生把爱国情、强国志、报国行自觉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之中,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
会议强调,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积极承担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项目、关键核心技术攻坚,发挥学科优势、人才优势,加强有组织科研,助力科技自立自强。要持续深化高等教育对外开放,坚持全方位、宽领域、多层次、更加主动的高水平对外开放,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、科研机构交流合作,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,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多边机构合作,向全球高等教育可持续

会上,姜治莹以“新时代一流高校塑造区域创新新优势的实践与思考”为题作主论坛报告。姜治莹指出,区域因大学而兴,大学因区域而盛。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、人才第一资源、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,必须充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,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助力。一流高校塑造区域创新新优势,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求,是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使命需求,是建成中国特色、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需求。要以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输入、高效转化的科技资源支撑、全球视野的社会资源引进和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沁润作为战略抓手,实现高校价值、助力区域发展。

姜治莹强调,吉林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亲手创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,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,坚持把服务东北振兴发展当作义不容辞的使命,坚持“在发展中作贡献,在贡献中求发展”的办学理念,进一步发挥人才培养的示范作用、科学研究的引领作用、高端人才的集聚作用和文化建设的辐射作用,注重高位统筹、构建服务发展“新模式”,聚焦产学研用、打造服务发展“新引擎”,坚持创新驱动、建设服务发展“新高地”,引育优秀人才、汇聚服务发展“新动力”,强化使命担当、彰显服务发展“新成效”,为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姜治莹表示,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,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期待前所未有,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,这是荣耀,更是责任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,坚守初心使命,潜心立德树人,矢志科研创新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贡献高等教育的智慧和力量。

“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”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重要品牌活动,已成功举办22届。本届论坛设有大学校长论坛、学者论坛、博士生论坛等三大平行论坛,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题会、中美高校对话会等配套活动。